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42章 女帝出宫  (第1/2页)
    自大凉太祖定国,制定与文人共治天下的祖制后,休养生息繁衍国力,又身体力行,在临安郊区开辟一块八卦籍田。    每年春耕之际,章国君王皆要出宫行籍田礼三日。    以此鼓舞天下百姓。    这是祖制,大凉三百余年国祚,哪怕是建炎南渡年间,也不曾荒废。    明日,便是永贞元年的籍田礼。    女帝陛下会在这一日出宫,前往郊区八卦籍田,住三日,行完籍田礼后再返回大内。    籍田礼和李汝鱼没关系。    在临安住了将近半年,李汝鱼的日子单调得令人乏味,每日卯时末起床,绕着夕照山跑三圈,登到峰顶休憩一阵。    若是婶儿在,便吃着婶儿做的早食。    如今婶儿会了尚书府,便到街上吃些早食,顺便买些中午晚上的菜料。    上午看书。    下午练剑,并去东宫伴读。    晚上看书。    日子充实而枯燥,李汝鱼乐在其中。    今日亦打算如此。    二月二,新月未生残月藏匿的日子,卯时末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    李汝鱼推开门,眼睛微疼。    火光刺眼。    院前,两盏灯笼光芒刺眼,光芒里的那个姑娘更刺眼。    姑娘年纪轻轻,最多不过二十三四,穿着特有而罕见的华丽官服,秀气里透着一丝挠人心的诱惑,关键是这个姑娘很美。    秀气里的美,美得没有人性。    彷如一块寒冰。    姑娘长发及腰,鹅脸圆润,丹凤眸,蜂腰,长腿,飞凤眉略带犀利。    一个好看女人应该有的她都有。    唯一遗憾的应是胸前略平……是真的平,不比红衣小姑娘好多少。    本该比徐秋歌更好的女子,因这平胸而风华骤减。    反而逊色于徐秋歌。    此刻负手站在灯光里,身后两个侍女各执灯笼,女子看着自己,眸子里带着很奇怪的意味,轻声说道:“陛下有旨,宣翰林院待诏李汝鱼,侍书。”又道:“李待诏,请吧。”    李汝鱼有些奇怪。    今日不是籍田礼么,为何会宣召自己侍书,也许是女帝陛下行完籍田礼后,要以诗书文墨打发这两夜的寂寞时光?    毕竟籍田郊区比不得大内。    女帝也需要做点秀给天下百姓看看,咱们大凉君王并非无用,书香不辍。    看着花斑犹豫了下。    穿官服的女子聪敏,立即轻声道:“无妨,可带着。”    李汝鱼率先下阶。    官服女子随后,在即将走入转角处时,回头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远处黑暗里的精舍,在人看不见的地方,有个青衣姑娘默默的盯着这边。    按剑。    如临大敌。    官服女子心里叹了口气。    路过一家早食店,看着热气蒸蒸的蒸笼,官服女子犹豫了下,轻声唤住李汝鱼,“时间尚早,李待诏要不要吃了早食再去?”    李汝鱼笑了,“好。”    是她想吃。    于是对坐,两个侍女另桌。    看着稀里哗啦将精致早点吃了个光,李汝鱼善解人意的又叫了一分,官服女子也不气,斯文秀气里透着饕餮属性,吃的不亦乐乎。    论吃相,李汝鱼倒更像个腼腆女人。    吃货啊。    李汝鱼吃完之后,安静的看着官服女子将最后三个包子下肚,没有浪费一丝,忍不住叹了口气,“陛下有那么抠门么?”    有知音之感。    “以前饿怕了。”吃完,擦嘴,轻声道:“凤梧局,江照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