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10 章 临安,我来了!  (第2/2页)
   理解到拔刀术的实质,技艺方面勤加苦练,总有一日能如老铁一般。    半个月时间,李汝鱼晨起跟着老铁学习拔刀术,或者说是拔剑术,殊出同归,皆是拔而斩之。    下午劈剑,晚上看书。    没日没夜。    偶尔也曾提笔书写,写完后便陷入沉思,老铁曾惊鸿一瞥,不懂文墨的老头子看了李汝鱼写的字,也只是嘲讽的笑上一两句,就这水平还敢去举艺科?    李汝鱼若有所思的笑了笑,冒出一句我大概知道女帝陛下为何对异人如此忌惮,要设立北镇抚司专职镇压异人。    李汝鱼去崔笙府上还书。    临告别时,这位清河出身的读书人不甘心的问李汝鱼真不去艺科,李汝鱼笑了笑,“明日出发去临安,感谢知州大人近来的照拂。”    看着李汝鱼的背影,崔笙走入临湖别院,对那位将自己关在房间里数日,此时形容憔悴的青衣公子笑道:“你家侄女婿要去临安了,你还呆在江秋州?”    谢长衿双眼无神,“你就这么想赶我走?”    崔笙苦笑,“得了,你爱住多久住多久,明年的大举不去应举也与我无关,崔笙虽是清寒读书人,这点饭钱还是有的。”    谢长衿情绪不佳,不屑的哂笑,“你清寒?”    崔笙一脸黑线,拂袖而去。    不管怎么说,老子这个知州比你那个尚书父亲清寒多了,世人谁不知,临安吏部尚书府,敲门砖上附会子——谢琅贪,但有能力,否则女帝陛下早将他撸下去了。    崔笙走后,谢长衿来到书桌前,看着那张费了大半日功夫才拼好的纸,上面是自己那副画,旁边题词应是李汝鱼手笔。    提起笔豪,又放下,又提起,再放下。    如此反复。    失魂落魄的盯着那张碎皮拼凑而起的纸上。    坐井观天阔,出井揽山河。    算不得好诗词。    但是……好字!    谢长衿愣愣的看着题词许久,才再次颓然放下手中笔豪,呢喃了一句纪晓岚你个大傻逼,我终于知道你见过苏寒楼为何求死了。    李汝鱼的字,同样让人想死。    书道中人,见此字,如见终其一生也无法抵达的彼岸高山,朝闻道而夕死,无憾读书人。    谢长衿望向窗外,神色茫然,“你也是异人么?”    ……    ……    李汝鱼骑了高头大马,身着飞鱼服,左腰挂绣春刀,右腰配长剑,施施然出了江秋州城,花斑安静的跟在马后。    和老铁没有什么生离死别,仿佛只是一次普通的出门。    都是生死过来的人,对离别看得极淡。    出城后,看见不远处骑马的年轻人,有些意外。    青衣如花。    腰间负剑,马背上架着书篼,一副负笈游学的架势,正是当日在慈济观前认识,又在流云楼有过一番交往的年轻人。    两人点头,错肩而行。    少年悬剑东去奔临安,青衣负笈西行入蜀中。    未来数十年的世间,负笈青衣,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成为大凉最为耀眼的读书人之一;悬剑少年,剑指天下,写下血腥篇章。    临安,我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