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八十一章 文化人(一)  (第2/2页)
出走他国,还坚持留在曲阜的就只有曾参。    曾参至孝,不愿离开父母远行,继承孔子的衣钵,坚持讲学,麾下出了不少名人弟子。孔子的孙子孔伋,受业于曾参,作《中庸》。孔伋后来接替曾参的位置,又收了孟子为学生。    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对于曲阜的孔家,年轻人很少有朝圣的心态。蒙恬前来曲阜,不是来游历孔子故地,却是孔子的九代孙孔鲋而来。    身为孔子的九代孙,孔鲋传承家学,自幼苦读,在齐鲁之地的儒生中间,很有号召力。如果猜得没错的话,秦国统一天下后,征召的博士中,当有孔鲋的位置。    曲阜坐落在泗水上游东侧河岸,北对泰山,南望薛地,地势相当不错。晋楚争霸的时候,楚军曾打到曲阜城下。鲁国彻底衰落后,鲁国国君沦为国内封臣的傀儡,不在国都,而是居住在臣子的封地。    曲阜因祸得福,少有战火,城池保持得非常完整。    楚国灭亡后,秦军北上攻齐,鲁地传檄而定,没有遇到什么抵抗。鲁人能接受南蛮楚人的统治,心里也就不抗拒秦人的到来。    曲阜令得到蒙恬率军前来的消息,早早的打扫道路,大开城门,手里拿着扫帚,恭敬的守候在城门边上。    曲阜不愧是文化名城,曲阜令很懂礼仪,懂得执帚相迎。城头上的旗帜,用的是纯黑色的帛布,没有犯兰陵令那样的错误。    “我乃秦国征南将军麾下先锋韩信,今夜蒙将军会在曲阜驻扎,烦请曲阜令带路,引领我等入城。”    韩信领着五百骑士,先行入城,接管南城门的防务。    沿着南城门附近,韩信勘察地形,很快划定营区范围,构建驻扎的营地。    傍晚的时候,蒙恬率领麾下亲兵营,抵达曲阜城下。    “张苍,你知道孔鲋否?”    暮食的时候,蒙恬的营帐里,多了荀子的弟子张苍。    甘罗回咸阳报捷,然后直接进入齐国。荆苏与秦军主力一起行动,此时已经逼近齐国长城。蒙恬带着亲兵营独自行动,对身边的文化人张苍,蒙恬表示了足够的额尊重。    “孔丘的九代孙孔鲋?”    张苍口里嚼着一大片牛肉,吞下之后,毫不在乎的抹了抹嘴。    中国古代,称“子”是对他人尊敬的表现。蒙恬称荀况为荀子,落在张苍耳里,听起来分外舒服。不过孔门弟子不待见荀子一脉,张苍对孔家自然没有什么好感。    “正是,我此次到曲阜,就是为了孔鲋。”蒙恬点了点头。    “孔鲋有何所长?”张苍问道。    与蒙恬相处的这几日,张苍有意识的在蒙恬面前,展现平生所学。张苍精通算学,希望能够担任蒙恬的幕僚,专司管理粮草事宜。    蒙恬盯着张苍,半晌,哑然失笑。跟着荀子这么多年,张苍儒学没能大有所成,倒是儒家不再注重的算学,张苍花了很多心思研读。    荀子门下弟子,有名的,纷纷偏离主修课,在选修课上做出了不凡的成绩。    良久,蒙恬抬起头来,扫了一眼孔家府邸所在的方向,悠悠开口“仅仅因为他为孔家后人,我就必须要见见······”    感谢糊涂到底的月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