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40.悠悠岁月(57)三合一  (第4/6页)
只要高兴就好。    四爷这回出门,还真不是白出去了一趟。    这回还带回来不少真外资。    比如电机厂,是有生产电机的能力的。那么几个电机厂重新整合之后,有两个项目,都不算是复杂的项目,就是生产吹风机和电风扇。    这都是会走进千家万户,要真的做的好了,是不愁销路的。    而原本全县就有好几个电机厂,真把人员整合在一起,需要添置的东西不多,差不多就能投入生产了。    谁能想到这半死不活,眼看就没出路的厂子还能这么做。    但紧跟着问题就来了,重新整合就意味着裁员,就意味着很多人将被淘汰。    但这不是四爷该管的问题。    反正是招商局还没人员呢,就一炮打响了。想去招商局的人多的很。    而四爷忙的盯着矿泉水那边呢。    广告打出去了,效果很明显。订单一个接着一个,都是往大城市去的。    紧跟着问题就来了,县里是不通火车的。这全都靠汽车运输,我的天啊,以后这大批量的走货,运输能力根本就跟不上。    都说要致富先修路,这话如今再看,真是再正确没有了。    咱们又东西,人家也认可咱们的东西。东西拉出去,换回来的就是真金白银。我们能生产的出来,但是抱歉啊,运不出去。    很尴尬了!    明光晚上过来,跟四爷在书房说话,“……这铁路得修,但这不是咱们这些人坐在一起就能商量成的事情,说办,咱们哪怕肩扛手提呢,把这事总得办好的。但这铁路归人家铁路总局管,铁路线走不走这里,这不是咱们说了算的事。也不说要个火车站吧,哪怕是有个调度站,也成啊。”    林雨桐过来倒茶,明光就叫她也坐,“小林又不是我家那位,普通的家庭妇女。开会都坐在一起的嘛,过来坐,快坐。”    可叫我坐下我能说啥呢。    这是县里的工作做的滞后了,他们从来没想过这大型企业其实也不难,这不是说有就有了。    可商量来商量去,商量不去个什么结果的。主导权不在自己手里。    唯一的途径就是跑部。    向上面反应具体的困难嘛。看这事该怎么处理。    这一级一级的,先到市里,再跑省里,最后闹不好要去京城的。    “这铁路要是修不起来,百姓是要骂娘的。”明光这么说。    是!肯定是要骂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要是政府不赶紧把这东风借来,是要挨骂的。    于是,这边招商局的班子没搭建起来,四爷又被借调走了。在大家的眼里,这位是出去见过世面的人,出去带着他办事方便。    走了有半个月了,说是又跑京城去了。连明光一起,还有两位副县,打算是赖也要赖一条铁路回来。这天刚进办公室,结果四爷的电话来了,“你帮我查一下,p县这两年的气象资料。”    林雨桐秒懂。    p县属于紧挨着的县,为什么查它呢?一定是规划里的铁路线路从p县境内通过。    能走p县,那从自家县这边过,应该问题也不大。    可怎么能叫人家临时改道呢,除非证明这个县不适合建铁路。    “铁路从p县哪一段过?”林雨桐问的更详细了一点。    四爷在那边就笑:“主要是吴家洼。”    林雨桐懂了,这条线应该是横穿过一个叫吴家洼的镇子。线路再往西北偏一点,就靠着自家这同立县的边了。    “我亲自去一趟。”她这么回复。    这具体到乡镇,报纸或是报道上基本是没有的。    挂了电话,明光就笑:“咱们这小林真是成精了。一点就通。”    四爷谦虚了几句,这如今是啥事也干不成。从铁路局弄到规划图纸都是费了大劲了。如今只能等着林雨桐那边的消息了,“咱们县转几天,应该也就是三两天,她那边必有消息。”    为啥这么肯定呢?    光听这名字,就知道这个镇子的大概地形。    林雨桐又从建筑公司把那辆抵押出去的车给借出来了,“出一趟门,用两天。”    就没见过这样的!你把车给我们了,完了用车还从我们要。这跟你的有啥区别。    “借不借?”林雨桐也笑,“不借咱家属楼的尾款……”    “借借借!敢不借吗?”这年头,欠债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