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3章,被枪指着后背,谁不疯? (第2/2页)
营从正面反击,一营的两个连分别从左右翼,予以侧击,使眼前之敌处于三面夹攻之下。” 就在附近歇息的部队,片刻后就赶到了预定位置,与敌人展开交火。 然而,这次敌人可不一般,是阳泉城内的主力部队——炮兵中队。 炮兵中队在中队长高桥一郎的指挥下,成散兵队形向着十四团的阵地攻了上来。 炮兵一般是在后方提供火力支援,往常的伤亡率并不大。 所以炮兵中队的士兵,一多半儿都是三七年以前就入伍的老兵。 他们的作战素质不错,心理素养更是极好。 再加上炮兵中队是不缺火炮的,后方的炮火支援十分充足。 防守的八路军不停的挨炸,战斗打得非常艰苦。 在后方的指挥部里。 卢主任对于一营有些不放心,非常担忧:“老陈,一营防守的那片位置太平坦了,十分有利于敌人的火力发挥。我得去看看。” 敌人只有一个中队的鬼子,陈旅长不会认为两个步兵营,据险而守还守不住。 他把目光从地图上挪到了卢主任身上,“老卢你要是担心的话,就去看看。带上警卫员,小心着点儿。” 做到政治部主任,自然不会是那种拿着砍刀,跟敌人拼刺刀的人。 卢主任带着警卫员出发了。 一场没有太多悬念的防守战,有十四团的团长在就够用了。 陈旅长还在盯着地图看,新井煤矿,寿阳,太原,一个个地名,一组又一组敌我双方的兵力数字。 阳泉城具体有多少鬼子,他不知道。 但是经过前期的侦查,和一些渠道的情报,他能猜出个大概。 最多不会超过一千人。 上午那个小队被打残了,鬼子伤亡过半,还有战斗力的应该不足三十人。 现在已经出动的鬼子,有二百多人。 陈旅长扔下笔叹了口气,“敌人还是很谨慎啊!” 他也知道,攻破阳泉城,活捉第四旅团的山省太郎少将,是有些异想天开了。 可不去设想一番,又怎么会知道能不能做得到呢? 只会循规蹈矩的将领,不是什么优秀的将领。 大胆的设想,严密的分析。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阳泉还是很难攻下来的。即便成功了,伤亡也是一个恐怖的数字,得不偿失。 要是敌人的数量再少一些,手上有一支能攻坚的部队就好了。 陈旅长不由得发出了如此感叹。 当卢主任带着警卫员,到达一营的指挥所时,一营刚刚打退敌人的一次进攻,营长何玉荣正在调配力量。 “卢主任,我给您汇报一下战斗的情况吧!”何玉荣说。 卢主任正要答应下来,轰隆隆的炮声又一次响起,鬼子的又一次进攻要开始了。 双方打的正是激烈,卢主任拿了望远镜,观察着战场上的情况。 过一会儿,炮声停了,鬼子开始往上爬。 然而此时,竟然下雨了,雨点儿落在脖子上,凉丝丝的。 卢主任仰望天空,呢喃细语:“下雨了。” 雨水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公平的,只不过来的不是时候。 雨下起来,本来就不深的工事,马上就要被雨水给灌满了。 很多战士就趴在泥水里端着枪,注视着正在向上爬的鬼子。 近了,越来越近了。 一百米、五十米、三十米, 在雨水即将从他们身边溢出的时候,他们开火了。 步枪,集束手榴弹,特别激动人心的则是夹杂在其中的,清脆的,连续不断的,轻重机枪的哒哒声。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部交响曲,奏响在狮脑山的阵地上。 批,又涌上了一批。 观察敌情的卢主任都觉得邪门,今天小鬼子怎么就跟疯了似的,一刻不停歇的发起进攻。 他没有发现,在鬼子进攻部队的身后,督战队的重机枪正瞄着。 后退是要被惩罚的,逃兵是要被枪毙的,小鬼子能不发了疯似的进攻吗! 日军连续不断的进攻,使得一营的伤亡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卢主任不能无动于衷。十四团目前没有参战的兵力并不多了。 他把二营的教导员,孙高泽叫了过来。 孙高泽是他亲自招进八路军的,作风硬朗,打仗勇敢,常常冲在第一线跟鬼子拼刺刀。 身上因此留了十多处伤疤,脱了衣服保准吓人一跳。 卢主任对他说:“你带上一个连,从侧面打一下,减轻一些一营的压力。别贪功,把敌人打退了就行。” “没问题主任,这事儿交给我你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孙高泽答应的很爽快。 也不知道有没有,将卢主任的话听到心里去。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