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54节  (第2/2页)
一路索骥而去,终于找到了江北,找到了当时灵鹿公子的旧事,以及在此事中插了一手的几个不死心的世家。    这回徐公和黄公都赞成对江北再下一次手。北人不驯的说法也从此流传开来。    经过又一重清洗后,江北各城中已少见百年以上的世家。    从此,江北归顺。    第797章 声声……    天启十二年。    凤凰台上又是一年春祭的到来。    青年男女穿戴一新,乘车骑马, 纷纷往城外的神女庙涌去。    神女庙外有诺大的草场, 摆出了连绵数里的长棚, 全是各家的少年少女。    距离神女庙不远处也有商家搭棚售卖饮料与零食, 棚都搭得极宽阔,棚内都是百姓家的少年少女, 一边吃着店家的零食, 饮着豆浆, 一边盼郎勾女。    少年少女们大多都上过学府, 哪怕只上过半年的小班, 只需学会通读鲁字,熟用初级数学,学过户、民两律者即可毕业。    不过大多数父母都会让孩子多上两年,上足三年的基础课后才毕业。    只有想在未来参加殿试的人才会继续读。    他们都是“同窗”。哪怕没有在一起读过书,说一说自己是哪届毕业的也能打开话题。    只要聊起学府之后, 大家很容易就会打成一片,越说越热络。    店家还会在店中准备最新的鲁字与数学的发明,好让这些年轻的客人多留一会儿, 多吃些零食, 饮些饮料。    一家食铺内,一个少年就说:“前年花将军回来时, 陛下也只是在宫中赐宴, 并没有进行大祭。”    另一人就道:“莫非你认为陛下有错?”    当即有人打断道:“就事论事。”    少年就停了一下, 继续道:“我认为陛下还是应该祭一祭的。江北这回又死了不少人……”    一个少女发言道:“祭祀之事不可轻动, 我觉得陛下做的才有道理。整个天下有多少大事?我们在天下面前也不过是萤萤之光,如果总是用这样那样的理由祭祀,白白耗费人力物力,那就是恶祭了。”    另一个少女附合道:“陛下是体恤各城,不肯总让他们上贡才不肯多祭的。要是那些爱对各城伸手的皇帝,只怕巴不得多祭几回!”    又有一个说:“江北这回又抗税!陛下明明已经非常宽容了,凡人五亩不必收税,没见整个天下的百姓都在歌功颂德,都道陛下是真正的神女。”    话题很快转弯了。    一人说:“世家广积土地,乃是世代之功,本不应责备。”    第二人紧接着说:“陛下制定国法收税,天经地义!世家如何能例外?”    第三人道:“世家与百姓不应该一体对待。百姓都有五亩免税的优待,世家该有五十亩!”    神女庙里,姜姬正在与民同乐。    这里说是庙,因为一直的扩建,已经相当于一个别宫了。    姜旦在外面与百姓踢球,她把姜武也赶出去一起玩了,今天出来就想让他好好放松放松的。    新税法实施下去后,渐渐的开始有了反对的声音。    ——一开始,大家因为畏惧而不敢反对。    现在时间久了,世人的记性就开始不好了。    “也才过去四年,这就快忘了。”姜姬叹气。    王姻道:“有花将军去这一趟,估计还能再记上几年。”    毛昭道:“陛下,不如和缓些……”    新税法就是将世家与百姓一视同仁了。百姓有五亩免税,超过五亩才需要交田税,一直到现在,也只有郑国和沿江的几个城市中的百姓有零星达到了一家每人超过五亩的交税标准。    而世家则是每一家都需要交税。越是子嗣不丰的人家,越是交得多。    去年年尾的统计结果终于交上来了。这一回只是统计了发生变化的地区,但调查的难度却不小。    不过结论却惊人的相似。    百姓中能做到一家之中超过五亩免税数的,大多数都是聚族而居的大家族。    旧的有一族或一村,新的有聚两村或多姓为一族,也有数个家庭联合到一起。这样男丁可以集中耕地,女子则纺织和养育孩子。    这样的好处是人口多了以后,单个家庭抗风险低的危机就会削弱。老人可以受到供养,小孩子的存活率上升。    也从侧面解决了一部分单性资源不足的问题。    比如某地女性资源不足,数家联合起来时,多数是以女性为主导,她们挑选年轻健壮的男性负责耕种和保护家族,而男性也会有更多机会得到后代。    男性资源不足时,以女性为主的家庭环境抗风险能力较差,聚合起来以后,年轻的女性可以担任耕种或纺织等养家活口的责任,年老的女性则可以负责养育孩子。    当然,新户律中允许女性立户、拥有土地、财产与姓氏也给了她们很大的便利。    有更多百姓也会选择移入更开放的地区。    世家的反应也没有超出姜姬的预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