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节  (第2/2页)
会神,被卢氏又叫了一声,才终于接过匕首,揣进袖中,勾了下唇道:“奶娘费心了。”    ……    谢氏门外车队只离开约摸不到一刻钟,便有人骑着高头大马飞奔到谢府门前。    谢府管事本已经安排了一系列人事,准备关门闭府。眼看来人在府前跳下马,他眯着眼睛认了认人,忙又重新开了门迎上去,躬身叫了声“小伯爷安好”。    方墨轩也顾不得去管因骑快马被风吹乱的头发,喘着气疾声问:“方才有人去我府上问谢小娘子,如今可找到了?”    管事心中莫名,这人不在您那儿便算了,仆人自然会去别处找,可也不至于劳动您急冲冲地再跑来问吧?    “夫人娘家出了点急事,小娘子跟着夫人一起,刚出发离京。”    方墨轩一听,就急了,“她们走多久了?”    “一刻钟。”    方墨轩当即扭头,几步下了台阶,翻身上马,一甩马鞭便冲了出去。    他骑马直冲城西明理门,可直跑到门外半里路,却并不曾看到一片坦途的官道上有马车的影子。他拍了拍脑门,明白自己恐怕是追错了方向,往宁州可出西门上官道,也可出北门至黄河走水路往西。既然是急事,必然是要走水路更快的。    他勒住马原地兜了个圈,想着徐兄离京之前特意交代自己,让他约谢小娘子出门时,可趁机偶尔透露他离京之事,少则两月,多则半年,便会回转,不必刻意说起。    他只想着等约到人了再提不迟,结果谢瑶一直窝在府中不出,且最近他也被亲事搞得一个头两个大,时间一久,他就给忘了。头一次交代自己的话就这么被自己搞砸了,以徐兄那平日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不知回京之后,该如何收拾他。    方才听到谢夫人娘家出事,他便知道谢瑶必然也要离京,这一走却不知要多久,且谢瑶如今正是议亲的时候,若出了什么岔子……阿弥陀佛,佛祖保佑,可千万别啊,否则他便是一死也不足以谢罪了……    29.第二十九章    谢府车队确实是走了水路。    乘船沿黄河逆水而上,至渭水河口再往西行,宁州便位于渭水北畔, 只需三日便到。    清晨接到消息之后,谢琼当机立断,立刻派了人到黄河码头租了一艘双层船,待谢府马车一到,所有人立刻登船西行。    上船后,谢夫人便不停拿帕子擦眼泪。谢瑶心中同样焦急,但她当着母亲的面自然要让自己镇定,此时她便是母亲的主心骨。    船行三日夜,一上岸便有秦府的马车等在码头。信送出第三日, 秦府的马车便等在了此处,眼下这已又等了三日。    其他婆子小厮留下来从船上往马车上搬行李, 谢夫人和谢瑶率先带着贴身婢女婆子往秦府而去。    宁州位置偏西, 不比京城繁华, 秦府位于宁州城正中,马车穿过半个城,才至秦府门口。    还好, 门外未曾挂出白幡。谢瑶跳下马车后, 见状心中悄悄松了口气,又去扶母亲下车。    秦府门外的仆人立马大叫一声,有人迎下阶梯,有人跳着往院子里跑,边跑边喊:“四娘回了,四娘回了!”    进了秦家大门,有仆人引路,谢夫人问起老夫人如今状况,仆人隐现悲色,小声说:“四娘看了便知。”    谢瑶当即觉察到不妙,话中意味如此明显,谢夫人脸色也唰地便白了。    绕过正堂,迎面一个中年妇人被婢女搀扶着便迎了上来,看到谢夫人一行的瞬间,张嘴便哭了出来,“四娘终于回了,若再晚,恐怕便见不到母亲的面了……”    谢瑶看到此人时,眉头一皱。此妇人是谢夫人庶兄的内室,娘家姓邹,虽是农户出身,但一向能作妖。舅母随舅父赴任,阿婆再倒下去,如今竟让这人担了秦家主母的名头。    但此时自然顾不得许多,一行人兵荒马乱地进了屋,看到床上躺着毫无人气的秦母,谢夫人当场腿就软了,周围一群婆子妇人又是掐人中又是灌参汤,好一顿折腾才把人弄醒了。    谢夫人醒后,也不敢大哭,只是坐在床边不停流泪,生怕吵到了秦母,可这般情况下,恐怕是想吵也吵不醒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